供应宁波丙酮–镇海雷神化工13989383731/13567892136

主营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醚类(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等),苯类(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三甲苯,四甲苯),酮类(丙酮,丁酮,环己酮,MIBK,IP), 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酸丁酯等),溶剂油(60号,120号),DMF,二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MTBE,油漆稀释剂,PU发泡剂,医药中间体等化工溶剂和原料。

      有多个大型储罐,可桶装整车送,也可25升小桶分装发货。是浙江省内知名药企,汽车零部件公司,油漆厂,PU材料企业的指定供应商。13989383731/13567892136

丙酮(acetone),又名二甲基酮,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为最简单的饱和酮。常温常压下为一种有薄荷气味的无色可燃液体 [2]。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也常常被不法分子做毒品的原料溴代苯丙酮

中文名丙酮 [1]外文名Propanone/Acetone别    名二甲基酮、二甲酮、木酮、醋酮化学式CH3COCH3分子量58.08CAS登录号67-64-1EINECS登录号200-662-2熔    点-94.9 ℃沸    点56.5 ℃水溶性易溶密    度0.7899 g/cm³外    观无色透明液体闪    点-18 ℃(CC)应    用有机溶剂安全性描述S9;S16;S23;S26;S33;S36/S37;S45危险性符号F;T;Xi危险性描述R11;R36;R39/23/24/25;R66;R67UN危险货物编号1090管制信息易制毒-3

管制信息

播报

丙酮(易制毒-3),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性质与稳定性

播报

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微香气味。与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和吡啶等均能互溶,能溶解油、脂肪、树脂和橡胶等,也能溶解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挥发性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醇频哪酮。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用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 [3]

2 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 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 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 mol水生成间三甲苯。在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4]

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作用生成卤仿。丙酮与Grignard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水解得到叔醇。丙酮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氨、肼、苯肼等也能发生缩合反应。此外,丙酮在500~1000℃时发生裂解,生成乙烯酮 [5]。在170~260℃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300~350℃时生成异丁烯和乙酸等。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其他性质

易燃有毒物品,毒性中等。轻度中毒对眼及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重度中毒有晕厥、痉挛,尿中出现蛋白和红细胞等症状,小鼠暴露在丙酮蒸气①30~40 mg/L、②150 mg/L中2小时,结果:①呈侧卧的中毒症状;②致死。人体发生中毒时,应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重者送医院抢救。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1000*10-6。操作现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

丙酮属低毒类,近似于乙醇。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吸入蒸气能引起头痛、眼花、呕吐等症状,空气中的嗅觉界限为3.80 mg/m3。对眼、鼻、舌黏膜多次接触能引起炎症。蒸气浓度为9488 mg/m3时,60分钟后就会呈现头痛、刺激支气管、昏迷不醒等中毒症状。嗅觉阈浓度1.2~2.44 mg/m3。TJ 36-79规定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360 mg/m3。

稳定性 [6]:稳定

禁配物 [6]: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

聚合危害 [6]:不聚合

分子结构数据

播报

摩尔折射率:15.97

摩尔体积(cm3/mol):75.1

等张比容(90.2K):156.5

表面张力(dyne/cm):18.8

极化率(10-24cm-3):6.33

计算化学数据

播报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1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1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7.1

重原子数量:4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6.3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毒理学数据

播报

急性毒性

LD50:5800 mg/kg(大鼠经口);5340 mg/kg(兔经口)

刺激性

家兔经皮:395 mg,轻度刺激(开放性刺激试验)。

家兔经眼:20 mg,重度刺激。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大鼠7.22 g/m3,每天8 h吸入染毒,共20个月,未发现临床及组织病理学改变。

致突变性

细胞遗传学分析:酿酒酵母菌200 mmol管。

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小鼠吸入12 g/L

生态学数据

播报

生态毒性

LC50:4740~6330 mg/L(96 h)(虹鳟鱼);10 mg/L(48 h)(水蚤);2100 mg/L(48h)(卤虫)

LD50:5000 mg/L(24 h)(金鱼)

EC50:8600 mg/L(5 min)(发光菌,Microtox毒性测试);10 mg/L(48 h)(水蚤)

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24~168

厌氧生物降解(h):96~672

非生物降解性

水相光解半衰期(h):270

水中光氧化半衰期(h):9.92×104~3.97×106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279~2790 [6]

制备方法

播报

干馏法

在异丙苯法尚未发明之前,早期丙酮多由乙酸钙的干馏制得。

发酵法

丁醇酵母发酵可以获得丙酮。此法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哈伊姆·魏茨曼所发展,但不久就因产率极低而被放弃。

异丙苯氧化合成法

用石油工业产品异丙苯在硫酸的催化下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丙酮及其副产物苯酚,该法产生的废品很少且价格低廉,故目前主要使用此法进行生产。

氧化异丙醇法

用重铬酸钾等氧化剂氧化异丙醇,生成丙酮。

水解丙炔法

水解丙炔可以制备丙酮,但需要硫酸汞催化。过程中会产生不稳定的烯醇,之后经过异构变成丙酮 [7]

用途

播报

1.丙酮为代表性的低沸点、快干性极性溶剂。溶解能力强,又溶于水,除用作涂料、清漆、硝基喷漆等溶剂外,尚用作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照相胶片等制造时的溶剂和脱漆剂。丙酮能萃取各种维生素与激素及石油脱蜡。丙酮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乙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双酚A、亚异丙基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己二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维生素C等。并用作萃取剂、稀释剂等。

2.用于制取有机玻璃单体、双酚A、二丙酮醇、己二醇、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甲醇、佛尔酮、异佛尔酮、氯仿、碘仿等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在涂料、醋酸纤维纺丝过程、钢瓶贮存乙炔、炼油工业脱蜡等方面用作优良的溶剂。在医药工业,是维生素C和麻醉剂索佛那的原料之一,也用作各种维生素和激素生产过程中的萃取剂。在农药工业,丙酮是合成丙烯拟除虫菊酯的原料之一。

3.用作分析试剂,如作溶剂。用作色谱衍生物试剂及液相色谱洗脱剂。

4.用于电子工业,常用作清洗去油剂。

5.常用作乙烯基树脂、丙烯基树脂、醇酸漆、醋酸纤维素以及多种胶黏剂的溶剂。还广泛用于醋酸纤维素、胶片、薄膜和塑料的制造,也是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异丁基酮、双酚A、乙酸酐、乙烯酮以及呋喃树脂的原料。

6.可用作稀释剂、洗涤剂以及维生素、激素类的萃取剂。

7.自然界中亦存在天然的丙酮,人体内也含有少量的丙酮。在建材方面,主要作为脂肪族减水剂的主要原料。

毒性与医学用途

播报

对人体具有肝毒性,对于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吸入其蒸气后可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如果大量吸入,还可能失去知觉。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脱脂,脱水,固定等等。在血液和尿液中为重要检测项目。

有些癌症患者尿样丙酮水平会异常升高。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疗法减肥的人血液、尿液中的丙酮浓度也异常地高。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